分卷阅读51
且还没播完,各种相关的宣传视频也得继续录制,
真正当红明星的生活,差不多就是这样连轴转。
他能在车上小憩一会儿,都算养精蓄锐了。
大约是敖应学打消了欧执名电影的念头,若沧收到的剧本,渐渐有了各大电影项目男配的位置。
像他这样只有一部电视剧主角经历的演员,能演电影男二、男三,都算不错的资源。
若沧翻看这些剧本,多数是类似秦潇然的角色。
表面温文尔雅,内里心思诡秘。
或者直接是大反派,站在人类道德的对立面。
忽然,他发现其中一个角色,格外不同。
邀请他饰演的角色,身体孱弱、形象阴沉、镜头很多的男二号。
但是按照剧组给的人物设定,这个沉默寡言,还很阴郁的家伙,竟然意外的是一个好人。
若沧升起了一丝兴趣,继续往后翻看角色的重点台词。
视线刚扫了两行,他就皱起了眉。
太阴森、太阴沉了。
这人像极了把“坏人”两个字写在脸上的单纯傻子。
每一句话都夹杂着刀光剑影,逼得对方想送他去见上帝。
而他,也真情实意的,不想活。
若沧翻到电影名字,扬声问道:“学哥,这个的宋凄怎么样?”
敖应学埋头理行程,听到这句话噌的一下站起来。
“?谁把这个剧本给你的?扔了扔了,赶紧的。”
反感情绪溢于言表,显然不在他给若沧的规划之内。
敖应学走过来,见若沧还捏着剧本,直接伸手给他抽走。
严格得好像课堂抓到学生偷看的班主任。
他站在原地,眉头紧锁,翻了翻剧本前面的剧组信息。
“怎么还有这种不要命的剧组,敢翻拍啊。”
这句感叹,引起了若沧的好奇。
“这剧怎么了?”
“这剧有毛病!”敖应学毫不留情的把剧本一扔,“拍它都是浪费时间,绝对不可能顺利上映。”
判断下得相当果断。
前几天若沧还听见敖应学说,年轻人不要挑挑拣拣,合适的就去拍拍,能不能上映不是演员该担心的事情。
怎么换了一个对象,敖式理论又变了。
若沧拦着他不准走,敖老师只好放下工作,给若沧讲故事。
“是一本推理,好像八七年还是八八年写的了。很久了,名气也大,不过……它的名气,可不仅仅是因为本身。”
一些阅尽千帆的推理爱好者,面对的阴谋诡计,也只能评价一句:还不错。
真正令它名声大噪的,是这部背后的事件。
刚发售,出版社就发了讣告,说作者去世了。
简单的去世,当然不会引发大量关注。
无非是读者唏嘘,出版社怅惘。
然而,过了几年,就爆出来一起大案凶手落网的消息。
这个凶手穷凶极恶,杀了五条性命。
当他伏法之后,外界终于有了消息——
他杀害的就是的作者林风声及其家人,而且,作案手法竟然和里的内容无比相似,连死者数量都能一一对上!
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。
哪怕那些年还没有网络,也足够各路八卦小报,把这个诡异信息传遍全国各地。
谣言四起,越传越恐怖。
蒙上了血色,一跃成为了推理界的恐怖,恐怖界的推理经典。
终于,结案近十年后,第一电视台为了辟谣,还原了当年没什么人知道的真相,特地制作了一期专题刑侦节目。
专题节目里,当年侦办这起大案的警察说:“凶手大字不识几个,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对,根本没看过。他是跟同伙,临时起意入室抢劫,结果被户主发现,才痛下杀手,残害了五条人命。纯属一时冲动造成的人命惨案。”
官方定性巧合。
可这样的巧合,配上的内容,足够让人不寒而栗。
凶杀确实不识字,林家人死亡方式与外界谣传的有出入,不存在所谓的“预言杀人”。
但是,专题片也不妨碍大家以讹传讹,生搬硬套,强行把奉为神作。
因为,没有哪一个作者,能够在自己的著作里,写出一幕家庭惨案。
并且,自己成为惨案主角。
敖应学感慨万千,“只是这样都算了,谁知道居然有人看上了这部,想把它改拍成电影、电视剧。”
染血的噱头,足够让剧组轰动全国。
哪怕无数人抵制剧组,说剧组消费人命,也无法阻止他们拍摄一部的情节。
毕竟,与现实凶杀无关,这可是官方定论。
然而,谁也没想到这样的轰动,仅仅是一个开始。
宣布拍摄电视剧,男主演车祸身亡,项目终止。
宣布拍摄电影,片场突发大火,烧死了工作人员。
宣布再启动项目,继任男主角终于没事,但里面饰演小男孩的童星从高空掉落,摔断双腿。
这些事情回忆起来,敖应学都觉得后背发寒。
他说:“这个项目,来来回回拍了快六个版本,居然只有欧执名演的那一部上映过。”
“欧执名演过?”若沧眨眨眼,听得更仔细了。
敖应学说:“欧执名七岁出道,拍的就是。”
大经纪人心有余悸,“他演里面一个小男孩,就是我说童星摔断腿的那个角色。”
“那个男孩叫宋珏,比起剧本上你看到的宋凄……他才是真正的疯子。”
十多年前的老电影,敖应学回忆起来一点也不困难。
毕竟,这是欧执名出道之作。
他以七岁稚龄,挑战一个恐怖的小疯子角色,
真正当红明星的生活,差不多就是这样连轴转。
他能在车上小憩一会儿,都算养精蓄锐了。
大约是敖应学打消了欧执名电影的念头,若沧收到的剧本,渐渐有了各大电影项目男配的位置。
像他这样只有一部电视剧主角经历的演员,能演电影男二、男三,都算不错的资源。
若沧翻看这些剧本,多数是类似秦潇然的角色。
表面温文尔雅,内里心思诡秘。
或者直接是大反派,站在人类道德的对立面。
忽然,他发现其中一个角色,格外不同。
邀请他饰演的角色,身体孱弱、形象阴沉、镜头很多的男二号。
但是按照剧组给的人物设定,这个沉默寡言,还很阴郁的家伙,竟然意外的是一个好人。
若沧升起了一丝兴趣,继续往后翻看角色的重点台词。
视线刚扫了两行,他就皱起了眉。
太阴森、太阴沉了。
这人像极了把“坏人”两个字写在脸上的单纯傻子。
每一句话都夹杂着刀光剑影,逼得对方想送他去见上帝。
而他,也真情实意的,不想活。
若沧翻到电影名字,扬声问道:“学哥,这个的宋凄怎么样?”
敖应学埋头理行程,听到这句话噌的一下站起来。
“?谁把这个剧本给你的?扔了扔了,赶紧的。”
反感情绪溢于言表,显然不在他给若沧的规划之内。
敖应学走过来,见若沧还捏着剧本,直接伸手给他抽走。
严格得好像课堂抓到学生偷看的班主任。
他站在原地,眉头紧锁,翻了翻剧本前面的剧组信息。
“怎么还有这种不要命的剧组,敢翻拍啊。”
这句感叹,引起了若沧的好奇。
“这剧怎么了?”
“这剧有毛病!”敖应学毫不留情的把剧本一扔,“拍它都是浪费时间,绝对不可能顺利上映。”
判断下得相当果断。
前几天若沧还听见敖应学说,年轻人不要挑挑拣拣,合适的就去拍拍,能不能上映不是演员该担心的事情。
怎么换了一个对象,敖式理论又变了。
若沧拦着他不准走,敖老师只好放下工作,给若沧讲故事。
“是一本推理,好像八七年还是八八年写的了。很久了,名气也大,不过……它的名气,可不仅仅是因为本身。”
一些阅尽千帆的推理爱好者,面对的阴谋诡计,也只能评价一句:还不错。
真正令它名声大噪的,是这部背后的事件。
刚发售,出版社就发了讣告,说作者去世了。
简单的去世,当然不会引发大量关注。
无非是读者唏嘘,出版社怅惘。
然而,过了几年,就爆出来一起大案凶手落网的消息。
这个凶手穷凶极恶,杀了五条性命。
当他伏法之后,外界终于有了消息——
他杀害的就是的作者林风声及其家人,而且,作案手法竟然和里的内容无比相似,连死者数量都能一一对上!
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。
哪怕那些年还没有网络,也足够各路八卦小报,把这个诡异信息传遍全国各地。
谣言四起,越传越恐怖。
蒙上了血色,一跃成为了推理界的恐怖,恐怖界的推理经典。
终于,结案近十年后,第一电视台为了辟谣,还原了当年没什么人知道的真相,特地制作了一期专题刑侦节目。
专题节目里,当年侦办这起大案的警察说:“凶手大字不识几个,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对,根本没看过。他是跟同伙,临时起意入室抢劫,结果被户主发现,才痛下杀手,残害了五条人命。纯属一时冲动造成的人命惨案。”
官方定性巧合。
可这样的巧合,配上的内容,足够让人不寒而栗。
凶杀确实不识字,林家人死亡方式与外界谣传的有出入,不存在所谓的“预言杀人”。
但是,专题片也不妨碍大家以讹传讹,生搬硬套,强行把奉为神作。
因为,没有哪一个作者,能够在自己的著作里,写出一幕家庭惨案。
并且,自己成为惨案主角。
敖应学感慨万千,“只是这样都算了,谁知道居然有人看上了这部,想把它改拍成电影、电视剧。”
染血的噱头,足够让剧组轰动全国。
哪怕无数人抵制剧组,说剧组消费人命,也无法阻止他们拍摄一部的情节。
毕竟,与现实凶杀无关,这可是官方定论。
然而,谁也没想到这样的轰动,仅仅是一个开始。
宣布拍摄电视剧,男主演车祸身亡,项目终止。
宣布拍摄电影,片场突发大火,烧死了工作人员。
宣布再启动项目,继任男主角终于没事,但里面饰演小男孩的童星从高空掉落,摔断双腿。
这些事情回忆起来,敖应学都觉得后背发寒。
他说:“这个项目,来来回回拍了快六个版本,居然只有欧执名演的那一部上映过。”
“欧执名演过?”若沧眨眨眼,听得更仔细了。
敖应学说:“欧执名七岁出道,拍的就是。”
大经纪人心有余悸,“他演里面一个小男孩,就是我说童星摔断腿的那个角色。”
“那个男孩叫宋珏,比起剧本上你看到的宋凄……他才是真正的疯子。”
十多年前的老电影,敖应学回忆起来一点也不困难。
毕竟,这是欧执名出道之作。
他以七岁稚龄,挑战一个恐怖的小疯子角色,